澳琴經驗助國家邊境合作創新

發表時間: 2025年9月23日

本文整理自 2025.09.23  澳門日報A05版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視察組今日視察黑瞎子島中俄國際合作示範區的建設情況。視察組組員、澳區全國人大代、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表示,視察過程深刻感受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實踐的重要意義,目前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設總體原則下,澳門在橫琴粵澳深度深合區中的貢獻,不僅能助力國家探索邊境深度合作區的建設模式,更有望在全球產生示範效應。

蕭志偉表示,目前中俄雙方已就聯合保護開發達成共識,並展開規劃對接,明確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制度建設黑瞎子島國際合作示範區,這與在同一個國家之下,粵澳透過深合區以“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制訂新的政策具有相似性。但黑瞎子島的合作開發涉及主權、生態、法律、規劃等多方面複雜因素,需要中俄雙方反覆磋商與對接。

他指出,我國的邊境遼闊,與周邊鄰近國家保持穩定關係對國家發展十分有利,若陸地鄰國具備共同開發條件,通過創新模式處理與鄰近國家關係,將產生正面影響。尤其海洋也存在諸多爭端,秉持共同開發的理念至關重要。

蕭志偉指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探索發展的路上走在前列,其“分線管理”等理念已積累實踐經驗。澳門需更進一步,在與深合區的互動中推動規則對接與法律制度創新。這類創新不僅關乎合作區自身發展,其成功模式甚至可能為我國其他邊境地區,乃至全球眾多邊境區域的深度合作提供借鑑。

他表示,制度創新的核心難點在於“無先例可循”的特性,這需要澳門社會、政府與廣東省在合作共管模式中樹立新思維,尤其在法律制度建設等領域形成緊密協同。事實上,推動橫琴深合區建設的初心明確,一方面為澳門居民拓展生活空間、改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這也是澳門踐行“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重要體現,能在國家制度創新驅動過程中貢獻獨特力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