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最新动态

發策中心北京外訪多機構 籲社會關注國家安全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將迎來成立20周年,中心多年來堅持以建設澳門未來發展,理性、客觀、持平的態度和包容的理念,開展澳門社會發展的策略性研究。為了增進研究水平,加強與內地機構的聯繫溝通和合作,發策中心於5月上旬組團赴北京進行考察及學術交流,當中走訪了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等多個機構單位。

L1090399

  蕭志偉會長在訪拜過程中表示,一直以來,發策中心因應社會發展的變化,開展多項社會課題,如過往的澳門居民素質調查、澳門社團現狀與前膽、澳門公共行政改革等研究。近年亦繼續就社會關注的議題,澳門中產現狀、澳門人才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等等議題開展課題研究。澳門與國家是命運共同體,在過去的時間裡,國家安全的話題好像離澳門比較遠,一般認為,國家安全問題,都是治安部門去處理好,但是我們認為這需要全面的展開,比如在澳門發展特色金融和旅遊博彩的道路上,就需要注意好金融上的安全問題,澳門發展到今天也應該從一個地區的角度去看待國家安全的問題,需要和國家的有關部門做好溝通。

L1090625

提高國家安全意識  總結經驗居安思危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表示,中央對澳門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視,只要澳門具備相應的條件,澳門提出的要求中央都會盡量給予。2012年習近平主席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這不單是一個治安的問題,也不光是一個政治的問題,當中包括了經濟安全、金融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環境安全、周邊區域的安全等。談到國家安全方面,對於年輕人的價值觀建設很重要,這涉及到意識形態與政治領域中的安全思考,應該更好地深入研究。

  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黃平所長指出,香港在回歸之後的變化與不確定性比較大,主要是香港社會內部矛盾不斷加深、政治事件加劇,因此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澳門在很大程度上,社會問題還沒有被政治化,澳門要總結經驗,居安思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馮仲平副院長認為,西方的在政治上的價值觀輸出,沒有為其他國家帶來穩定,中國需要總結更多的公共產品,為其他國家帶來更大的穩定發展空間。

L1090533

善用國策發展  平衡社會需求

  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饒戈平教授表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於法制上將是很大的挑戰,當中涉及內地多個市,以及兩個特別行政區的制度,要利用創新的方式,嘗試解決大灣區在發展過程中遇上的法制問題。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俞可平教授指出,一個國家在政治的發展中,需要國家、市場、社會三者的平衡,否則將嚴重影響社會的持續發展,國外很多重大事件,都可以作為參考。俞教授續表示,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用GDP的成果去評價改革的成效,要從長遠去看未來社會的發展,以及市民對生活環境的需求。

L1090498

發策舉行兩會專題座談會

  為推動會員對國家發展與社會事務的深層思考和討論,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日前舉行內部座談會,分別邀請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先生、梁維特先生、崔世平先生、何雪卿女士、容永恩女士,澳區全國政協委員賀定一女士,社會賢達和該中心成員出席,藉以互動交流,共商國是。

L1080715

與會者分別就“兩會”情況、政府工作報告內容、國家社會及經濟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等範疇,進行深度討論,並提出不少具啟發性的建議。

堅守“一國兩制”核心價值

  有與會者表示,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回顧去年主要工作時明確指出,“港獨”本質是分裂國家,嚴重違反“一國兩制”方針,堅決反對“港獨”行徑。作為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澳門,相較之下,社會整體狀況良好,但也需要具備憂患意識,警惕分離主義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危害,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有與會者指出,中央對港澳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始終充滿信心,澳門在未來發展中,要深刻理解並用好、用足、用準國家給予的政策支持,同時團結社會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做好澳門各項施政工作,更好地建設澳門,進一步加強澳門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

  在“兩會”結束後,澳門社會更需要主動討論和關注,了解國家給予的機遇和要求,從而配合國家的發展,以及參與到區域合作之中,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讓澳門乘着國家發展再上新的台階。

建言獻策融入灣區

  有與會者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制訂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意味目前該項計劃正處於廣泛聽取意見的階段。融入區域發展,參與共建粵港澳大灣區,將為澳門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希望大家積極參與國家發改委現正在網上進行的大灣區“建言獻策”活動,讓這項重大的規劃能反映澳門社會的意見。

  對於大灣區城市群特點,有與會者表示,不少專家學者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之間有獨立的關稅區,與世界其他成功的灣區存在不同,需面對口岸通關、人流物流、法律制度等複雜的問題,對制度創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對於大灣區城市群對澳門影響,有與會者認為,澳門參與當中發展有助發揮平台作用,內連區內九個內地城市,外拓參與“一帶一路”,並透過深化與廣東省西部合作開拓機遇;在發揮“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優勢之時,亦可從特色金融等方面參與。此外,有與會者認為,在參與區域合作過程中,澳門應順應大勢、結合地情,正確選擇融入的路徑及節奏,講求效率,注重公平。

加強完善國家制度建設

  有與會者指出,在過去一年來,國家推出多部法律,並進行多部法律的修改同時又通過多項決議等,人大的工作值得肯定。而經過多年的修改建議後,國家推出《民法總則》,讓市民得到更完善的法理保障。此外,國家更審視多部法律,加強對食品、生產、道路交通、環境保護、藥品、食水等各個方面的安全保障。

  有與會者反映,現時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在網購內地高鐵的車票和自助取票上,仍然存在不便,對此內地個別車站已推出自助服務機,希望未來可完善各方面的設施,以及推出港澳台居民的購票指引等簡化措施,方便港澳居民。同時,希望進一步在硬件及軟件的證件識別系統上進行改革完善港澳居民證件的購票程序。

2016年—-“齊為澳門動腦筋─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座談會

 

舉辦日期: 二零一六年六月十九日

舉辦地點:澳門科學館會議廳

  近年,全球及澳門經濟都進入深度調整,澳門未來要實現有品質的、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固本培元,同時著力推動創新。今天,澳門應如何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把握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遇,增強創新理念,實踐創新,推動澳門持續健康發展,是需要彙聚、發揮社會智慧,齊心共同思考和探討。以匯集各界所長,為特區未來提出建言和期盼,踐行創新,共建特區。

  本中心2016年度“齊為澳門動筋” 大型座談會於2016年6月19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會議討論主題是“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為推動社會共同深入思考上述議題,以凝聚社會智慧。

  本中心蕭志偉會長在致辭時指出,第一,創新是世界發展新引擎。創新驅動是發展形勢所需,國家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打造發展新引擎,才能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第二,踐行創新過程中,善用澳門具有的發展優勢。其一,緊握國家發展機遇,抓住發展黃金期。澳門應抓緊國家全力推動創新的重大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以此保持澳門經濟競爭力,尋求增長新動力。其二,利用澳門獨特優勢,尋求發展新突破。澳門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要扭轉形勢,不可能一蹴而就,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將有助優化產業結構,增強城市發展活力,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拓展新的發展空間。第三,要解決澳門踐行創新過程中出現的制約,需要相應的法治配套,需要吸納創新型人才,需要具有經歷挫敗的勇氣。第四,實踐創新,需要由特區政府先行、驅動,發揮主導作用。實踐創新,特區政府應當率先革新思維,有效領導,發揮好行政主導功能,建構適合於推動創新的法制環境,容許創新在試行過程中不斷摸索,形成激勵創新的社會氛圍,帶領社會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最後,澳門的發展前景是令人期待的,只要全社會同心同德,願意堅定不移為目標而努力,相信定能克服困難,更上層樓。

  是次座談活動有逾二百位本澳社團、機構代表及社會人士應邀出席,氣氛熱烈。首先,我們邀請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郭萬達常務副院長、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徐秀菊校長,分別以“深圳創新驅動對澳門的借鑒”、“創新創意的能量”作專題演講;而“群言堂”部份,共十六位以上的嘉賓就會議主題,分別從不同角度,如創新思維、發展“互聯網+”、特色金融、青年創新、智慧城市、人才培育等多個方面分享其觀點及意見。同時,為響應是次座談會主題,本中心首次採用新媒體“微信大屏幕”作為互動形式之一,讓與會者透過新穎的方式與現場嘉賓互動交流和發表意見,增強互動氣氛和趣味性。

  座談會已經順利圓滿結束,澳門未來如何發揮自身優勢,著力推動創新,實踐創新,是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全體澳門居民一同參與,共同思考,齊心努力。我們衷心期盼上述議題繼續作深化討論,以為澳門特區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繼續齊動腦筋,建言獻策。

  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或我們的活動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隨時透過留言、傳真(853-2878 0565)、電郵(cpedm@macau.ctm.net)等方式與我們聯繫,謝謝。

 

KEN-051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 蕭志偉會長

KEN-114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郭萬達常務副院長

KEN-146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 徐秀菊校長

KEN-110

L1050690

KEN-061

“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2016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周日舉行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

 “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2016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周日舉行

  為推動社會共同關心澳門的健康持續發展,凝聚社會智慧,本中心將於六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辦本年度“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齊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中心早前已專門舉辦以“探索澳門創新之路”為主旨的時政沙龍,與會者也認為全球及澳門經濟都進入深度調整,澳門未來要實現有質量的、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著力推動創新思維,過程中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創造活力才可平衡發展。而改革就是激發社會活力和創新的條件之一,今天國家的快速發展便是很好的借鑒。為深入思考這議題,中心特將“踐行創新 攜手建澳”作為今年“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的討論主題,而該活動將於六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

   “齊為澳門動腦筋”為中心的年度重點活動,希望透過一個互動討論平台,讓社會不同界別、領域的人士互動爭鳴,以集思廣益,凝聚社會智慧,推動社會共同關心澳門的未來,並為澳門的健康持續發展,齊建言獻策。

  本次座談會邀請了兩位嘉賓進行演講,他們分別是: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先生,他將就深圳創新經驗的內容進行分享,期盼尋找啟迪澳門的發展路徑;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徐秀菊女士,她希望藉創新創意的能量,從而激發澳門城市活力作出思考。與此同時,座談會亦安排了“群言堂”部份,目前已有部份社會人士和社團代表應邀出席座談會並就創新創作、青年創業創新、智慧型城市、創新勞動關係、特色金融、完善基建為創新開闢道路等主題發表高見,相信透過與會者的真知灼見和深度思考,定能為澳門特區未來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方向和路徑參考。

  是次座談會將採取公開形式進行,歡迎不同領域、界別的社會人士參與,互動爭鳴,共同為澳門發展出謀獻策。如果市民想了解座談會的詳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本中心秘書處 (電話:28780124;電子郵箱:cpedm@macau.ctm.net)。

郭萬達-02郭萬達先生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徐秀菊

徐秀菊女士  澳門理工學院藝術高等學校校長

 

 

 

“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 於十月二十五日澳門旅遊塔四樓舉行

本中心“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

於十月二十五日澳門旅遊塔四樓舉行

為聚集各方智慧,推動社會共同思考澳門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本中心將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旅遊塔四樓舉辦“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參與,齊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澳門當前正面對區域合作帶來的新機遇,也面臨經濟深度調整的新挑戰。隨着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影響,社會如何主動適應新常態,合力提升特區的治理能力水平,探索澳門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凝聚改革前行新動力等一系列問題,是需要社會各界齊心為現時經濟新形勢共同思考、共謀良策。為此,本中心特舉辦“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活動將於十月二十五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旅遊塔四樓舉行。

目前已有部份社團代表及社會人士將透過博彩旅遊、金融業、電子商貿、區域會展發展等多個方面發表其真知灼見,相信透過與會者的討論和深度思考,定能為新常態下的澳門經濟提供新動力和發展路徑。是次座談會以公開形式進行,歡迎不同領域、界別的社會人士參與,希望透過一個互動討論平台,滙集社會智慧,推動社會共同參與,齊為澳門健康發展建言獻策。市民欲了解詳情,可於辦公時間致電本中心秘書處 (電話:28780124;電子郵箱:cpedm@macau.ctm.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