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發策中心“時政沙龍”座談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評議

本文整理自 2025.04.24  華僑報、正報第二版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舉辦時政沙龍,討論《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與會者圍繞經濟復甦、產業多元、民生保障及人口政策等議題開展研討,希望提出建言獻策助力澳門高質量發展。

一、經濟轉型與民生政策並行

本次施政報告在維持現有福利的基礎上,對部分福利政策進行擴增。儘管社會反應不一,但 “穩中求進”的民生策略既符合經濟現狀,也體現政府營造社會穩定的政治智慧。與會者認為,以民生為核心對澳門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針對生育率低迷和結構性就業壓力,建議超越短期補貼思維,構建系統性支持體系,以更具 “溫度的政策”緩解經濟放緩帶來的社會焦慮。

二、公共行政改革與跨域合作雙軌並進

新一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具有“承前啟後、定調定向”的戰略意義,在跨部門協調、法律革新和區域銜接方面展現亮點。與會者建議強化公共效率仍須建立跨司級協商機制並破除政策執行壁壘問題,持續完善法規銜接。針對澳琴法律對接等議題,與會者建議應當強化“澳門主導”的治理思維,通過創新制度等軟硬聯通模式,為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

三、城市升級與產業多元長遠佈局

澳門正處於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節點,與會者肯定施政報告展現的前瞻性,並提出三大建議:一是,挖掘中長期規劃深度,規劃資源配置以匹配澳門發展需求,透過法規鬆綁、資源整合及民生保障,逐步構建包容且具韌性的發展模式;二是,激發琴澳科研與產業協同發展動能,圍繞國家重大科技戰略需求,設立相關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並簡化其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跨境轉化配套政策;三是,深化新興科技與經濟領域的前瞻研究,以創新的思維,規避法規滯後對產業造成的約束性,為科研的多元發展提供彈性制度保障。

四、有為政府共建發展信心

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總結時表示,施政報告充分展現了新一屆政府“積極有為”及“穩中求進”的施政風範。施政報告以“提升公共行政效能、深化澳琴協同、回應民生訴求”作為三大施政主軸,彰顯特區政府提升治理現代化的決心。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新任務,澳門須聚焦經濟多元化和融入國家發展,以務實舉措提振市場信心,破解深層矛盾,凝聚社會共識,共築繁榮願景。

葉偉強:優化交通治理 助力澳門高質量發展

本文整理自 2025.04.23  澳門日報A03版

優化交通治理   助力澳門高質量發展行政長官岑浩輝發表的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報告在交通領域提出多項重要舉措,包括:持續推進《道路交通法》修訂,開展《澳門陸路整體交通運輸規劃(二○二一至二○三○)》中期檢討工作;優化公交服務,加強巴士監管、完善線網佈局、探討增設網約的士服務等;同時啟動輕軌澳門半島段前期研究,增設全向行人過路設施,全面提升出行安全與便利性。這些措施充分體現特區政府打造便捷、安全、舒適交通環境的決心。隨着澳門旅遊會展和商貿活動的快速增長,已啟動的澳門國際機場擴建填海工程將有助於增強澳門作為“一中心、一平台”的樞紐功能,為深化區域合作、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完善交通配套及藍圖計劃,減少重複施工帶來的資源浪費及交通阻塞。

交通是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更是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行政長官岑浩輝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的交通政策,着眼於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優化出行體驗,同時也旨在通過這些措施來助力社區經濟的增長。優化道路工程協調工作組的成立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減少重複施工帶來的資源浪費及交通阻塞,這對於提升道路使用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工程的高效執行不僅減少了交通擁堵,也縮短了居民和旅客的出行時間,從而促進社區商業環境的活躍。

    優化交通是支撐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重要舉措

二○二四年澳門入境旅客達三千五百萬人次,節假日客流高峰尤為顯著。因此,提升交通支撐力對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至關重要。而網約的士服務的可行性研究,標誌着澳門交通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建議特區政府未來應持續強化科技應用,開發旅客出行資料分析平台、建立動態巴士調度機制,持續完善交通及旅客的交通調配;優化多式聯運系統,推出“巴士+輕軌”聯程優惠,降低公共交通出行成本,強化綠色出行意願;結合大數據完善澳門公共交通系統,建議在主要轉乘樞紐及口岸區域增設智慧化導乘標識系統,提升乘客的換乘體驗。

    提升澳門國際機場的航空貨運規模以及競爭力,發揮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為發揮澳門“一國兩制”優勢及澳門航空資源稟賦的優勢,本次施政報告重點提出以“珠江西岸國際航空運輸樞紐(港)”建設為核心,並強化“一中心、一平台”的戰略路徑作為貫穿,強調澳門需用好國際空運網絡,為國家在對外開放戰略中發揮更關鍵作用。首先,在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上,建議特區政府持續強化航空客運樞紐功能,利用澳門國際航權資源豐富的優勢,開拓更多國際航線,吸引國際旅客來澳或以澳門為中轉地;其次,推廣“一程多站”旅遊模式,結合大灣區及橫琴文旅資源,延長旅客停留時間,帶動消費。在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上,澳門需與珠海機場分工合作,實現資源最優配置。未來,澳門交通及基礎建設不僅要滿足社會、民生及經濟需求,更需在國家“雙循環”戰略下打造對外開放的新通道。此舉既有助於支撐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也進一步助力澳門中葡平台及對外戰略的延伸。

    以交通網絡建設促區域協同,助力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本次施政報告以系統性思維構建澳門交通發展藍圖,通過“點、線、面”規劃框架,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區域協同發展和經濟適度多元的重要戰略。首先,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等民生痛點,報告提出的施策方案,充分體現“民生優先”的治理理念。其次,在硬聯通方面,提出重點推進輕軌東線,着力完善城市交通系統;同時加快機場擴建和橫琴合作區貨站等樞紐工程建設,是作為增強澳門對外聯通的重要舉措。特區政府以“基建引領發展、交通服務民生”為核心理念,體現了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建議特區政府需建立動態交通運力評估機制,借鑑國際及內地城市成功經驗,結合智慧交通技術應用,通過科學規劃與智慧管理相結合,構建多層次、高效率的現代化交通體系,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通過持續優化交通網絡佈局帶動城市發展,促進經濟適度多元轉型,引領市民的生活高質量發展。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

葉偉強

發策中心理事長高岸聲:以創新變革思維 推進澳琴一體化建設

本文整理自 2025.04.10  轉載自澳廣視TDM

今年 (2025年)是深合區第二階段的啟動之年,特區政府持續推動澳琴一體化發展,除創業相關政策外,亦持續便利澳門居民在琴生活就業,同時深合區亦不斷優化民生配套,創設宜居生活環境。

澳門和深合區在區域體制、法制和制度等存在差異。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長高岸聲認為澳琴一體化建設,關鍵在於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期望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以更創新和變革思維推動兩地聯動發展,並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做好對接工作。

而在招商引資方面,高岸聲認為特區政府可以作為引導角色,吸引更多國際企業落戶和進駐深合區。不單可以將(國際企業)的技術和資源帶到(深合區),更可以將一些人員或者將人流帶旺,除此以外,亦可以適當配對到澳門所需要,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模式,去通過大型企業落戶進行一些配對的工作。”

他又認為,在深合區第二階段的發展中,特區政府可以在“一線放開”方面作進一步探討和思考,更好激活深合區整體的發展活力。

陳志峰:以教育育才 以科技興業 以人才賦能

本文整理自 2025.04.11  澳門日報A03版

習近平主席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教育、科技和人才事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鍵詞,建議特區政府在推動改革的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作持續優化,並借鑒國家戰略思維,構建“教育——科技——人才”驅動循環系統,為特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構建科技協同新發展格局

澳門構建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支撐。實施基礎教育提質策略有助於強化教育韌性;高等教育採取“科研+成果轉化”協同發展模式正逐步提升特區科技創新能力並實現教育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建議: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與科創體系協同,在基礎學習階段,通過優質的STEM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興趣;在高等教育上,經由資源整合,形成“教育——科研——產業”教育生態,構建教育與科技協同發展與互動。

“科研+區域合作”雙輪驅動——賦能澳門科技發展新動能

通過“科研創新——區域合作”良性循環,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澳門高校需深化產學研融合,一是持續以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作為核心載體,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為澳門提供創新支撐;二是持續用好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三是強化澳門高校與大灣區高校協作,通過聯合研發、人才共同培育等機制對接市場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澳門科技核心競爭力及創新動能。

深化多元人才引進機制——形成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生態池

“人才”是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科技高品質發展”重要關鍵。建議:一是發揮澳門“精準聯繫人”優勢,打造“中葡人才樞紐”,允許高端人才以多元形式參與科研項目;二是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生態,優化引才機制,凝聚海內外頂尖人才,為經濟多元化與國家高品質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持續推進“澳門人才回流促進計劃”吸引更多本澳在外人才強勢回歸,為澳門新一輪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總而言之,期待特區政府以更高戰略視野,統籌推進教育、科技與人才融合,通過“以教育育才、以科技興業、以人才賦能”,錨定澳門創新發展路徑,鑄就澳門新發展格局。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秘書長 陳志峰

2025年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暑期實習計劃

 簡介: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是一所非牟利的民間學術研究機構,於1997年11月26日成立,以理性、客觀、持平的態度開展澳門發展策略的研究。為推動澳門青年關心社會和國家發展,本中心自2015年開始舉辦暑期實習計劃,將理論與實踐结合,讓青年充分了解和參與智庫研究工作,培養本地青年人才。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4月20日

實習日期:7月1日(二)至8月15日(五)

計劃名額:10名

實習地點:澳門

外訪地點:北京(具體安排將視情况改動)

招募對象:正就讀學士學位課程三年級或以上的本澳居民,在國內外著名學府修讀政治、社會學、公共行政、經濟、教育、傳播專業學生優先。

實習內容:1.專題培訓課程; 2.撰寫研究報告; 3.一對一導師指導; 4.外訪考察交流

其他:

l   可點擊下方鏈接或掃描海報二維碼進行網上報名

l   查詢:28780124 林小姐 / 張小姐

l   參加者通過面試,經甄選錄取成為實習生並通過評核後,毎位實習生將獲發實習證書及津貼

l   本章程如有未盡善處,本中心得隨時修改,不另行通知

 

 

蕭志偉:澳琴優勢互補拓商機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蕭志偉回應關於橫琴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發揮的作用時稱,習近平主席提出“澳門+橫琴”正在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台。所以,橫琴不但可以有效支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還能起到更大作用,助力澳門更好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為國家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蕭志偉表示,澳門有很多資源尚未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故期望借助橫琴與澳門的政策疊加優勢,例如澳門有豐富的國際航線資源優勢,但澳門機場承載力有限,通過橫琴建設前置貨站可提升澳門機場的貨運處理能力,立足澳門和橫琴,做大做強國際航空貨運產業。另外,澳門在會展業也有明顯優勢,相信利用澳琴“一會展兩地”的方式,可以更好聯動兩地的資源優勢,推動會展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橫琴作為“兩制之利”的集中地、“特中之特的試驗田”,可以在規則機制上大膽創新,加快形成更務實管用、更高標準、更國際化的制度型開放合作區,打造世界級大灣區,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