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策中心理事長高岸聲:以創新變革思維 推進澳琴一體化建設

本文整理自 2025.04.10  轉載自澳廣視TDM

今年 (2025年)是深合區第二階段的啟動之年,特區政府持續推動澳琴一體化發展,除創業相關政策外,亦持續便利澳門居民在琴生活就業,同時深合區亦不斷優化民生配套,創設宜居生活環境。

澳門和深合區在區域體制、法制和制度等存在差異。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長高岸聲認為澳琴一體化建設,關鍵在於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期望政府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以更創新和變革思維推動兩地聯動發展,並利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做好對接工作。

而在招商引資方面,高岸聲認為特區政府可以作為引導角色,吸引更多國際企業落戶和進駐深合區。不單可以將(國際企業)的技術和資源帶到(深合區),更可以將一些人員或者將人流帶旺,除此以外,亦可以適當配對到澳門所需要,經濟適度多元的發展模式,去通過大型企業落戶進行一些配對的工作。”

他又認為,在深合區第二階段的發展中,特區政府可以在“一線放開”方面作進一步探討和思考,更好激活深合區整體的發展活力。

陳志峰:以教育育才 以科技興業 以人才賦能

本文整理自 2025.04.11  澳門日報A03版

習近平主席強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深刻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強化教育對科技和人才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教育、科技和人才事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關鍵詞,建議特區政府在推動改革的同時,在原有的基礎上作持續優化,並借鑒國家戰略思維,構建“教育——科技——人才”驅動循環系統,為特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教育科技產業協同創新——構建科技協同新發展格局

澳門構建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為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支撐。實施基礎教育提質策略有助於強化教育韌性;高等教育採取“科研+成果轉化”協同發展模式正逐步提升特區科技創新能力並實現教育投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循環。建議:持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與科創體系協同,在基礎學習階段,通過優質的STEM教育資源,提高學生學習科學興趣;在高等教育上,經由資源整合,形成“教育——科研——產業”教育生態,構建教育與科技協同發展與互動。

“科研+區域合作”雙輪驅動——賦能澳門科技發展新動能

通過“科研創新——區域合作”良性循環,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澳門高校需深化產學研融合,一是持續以粵港澳聯合實驗室作為核心載體,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要素流動,為澳門提供創新支撐;二是持續用好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優秀科技人才;三是強化澳門高校與大灣區高校協作,通過聯合研發、人才共同培育等機制對接市場需求,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澳門科技核心競爭力及創新動能。

深化多元人才引進機制——形成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生態池

“人才”是引領科技創新,驅動科技高品質發展”重要關鍵。建議:一是發揮澳門“精準聯繫人”優勢,打造“中葡人才樞紐”,允許高端人才以多元形式參與科研項目;二是打造開放包容的國際人才生態,優化引才機制,凝聚海內外頂尖人才,為經濟多元化與國家高品質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持續推進“澳門人才回流促進計劃”吸引更多本澳在外人才強勢回歸,為澳門新一輪科技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總而言之,期待特區政府以更高戰略視野,統籌推進教育、科技與人才融合,通過“以教育育才、以科技興業、以人才賦能”,錨定澳門創新發展路徑,鑄就澳門新發展格局。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秘書長 陳志峰

2025年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暑期實習計劃

 簡介: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是一所非牟利的民間學術研究機構,於1997年11月26日成立,以理性、客觀、持平的態度開展澳門發展策略的研究。為推動澳門青年關心社會和國家發展,本中心自2015年開始舉辦暑期實習計劃,將理論與實踐结合,讓青年充分了解和參與智庫研究工作,培養本地青年人才。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4月20日

實習日期:7月1日(二)至8月15日(五)

計劃名額:10名

實習地點:澳門

外訪地點:北京(具體安排將視情况改動)

招募對象:正就讀學士學位課程三年級或以上的本澳居民,在國內外著名學府修讀政治、社會學、公共行政、經濟、教育、傳播專業學生優先。

實習內容:1.專題培訓課程; 2.撰寫研究報告; 3.一對一導師指導; 4.外訪考察交流

其他:

l   可點擊下方鏈接或掃描海報二維碼進行網上報名

l   查詢:28780124 林小姐 / 張小姐

l   參加者通過面試,經甄選錄取成為實習生並通過評核後,毎位實習生將獲發實習證書及津貼

l   本章程如有未盡善處,本中心得隨時修改,不另行通知

 

 

蕭志偉:澳琴優勢互補拓商機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蕭志偉回應關於橫琴在澳門經濟多元發展發揮的作用時稱,習近平主席提出“澳門+橫琴”正在成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平台。所以,橫琴不但可以有效支撐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還能起到更大作用,助力澳門更好發揮內聯外通作用,為國家發展大局作出積極貢獻。

蕭志偉表示,澳門有很多資源尚未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故期望借助橫琴與澳門的政策疊加優勢,例如澳門有豐富的國際航線資源優勢,但澳門機場承載力有限,通過橫琴建設前置貨站可提升澳門機場的貨運處理能力,立足澳門和橫琴,做大做強國際航空貨運產業。另外,澳門在會展業也有明顯優勢,相信利用澳琴“一會展兩地”的方式,可以更好聯動兩地的資源優勢,推動會展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橫琴作為“兩制之利”的集中地、“特中之特的試驗田”,可以在規則機制上大膽創新,加快形成更務實管用、更高標準、更國際化的制度型開放合作區,打造世界級大灣區,打造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視窗。

施家倫籲完善旅業促國際交流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施家倫回應記者關於澳門如何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發揮更大作用的提問時表示,去年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對澳門加快“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設,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這是對澳門長遠發展的殷切期盼,也是澳門發揮所長所能,服務國家所需所盼,回報習主席和祖國對澳門關懷備至的巨大機遇。

海外推廣引國際客

施家倫建議持續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地位,以旅遊產業為抓手促進國內外交流合作。應當不斷完善“旅遊+”新業態,善用DeepSeek等人工智慧新技術,促進旅遊跨界融合發展。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更好發揮“澳門歷史城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影響力,打造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旅遊城市形象。還要激發澳琴旅遊聯動發展優勢,推動澳門知名賽事品牌活動和優質商品服務延伸至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加強海外旅遊推廣,提升國際遊客比例。持續引入大型賽事、高端展會活動,提升國際影響力。

同時,豐富拓展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功能,加大雙向開放力度。應當加強與葡語系國家在貿易、科技、金融、文化、藍色經濟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促成幾個大的、標誌性項目落戶澳琴。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與更多“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互免簽證、互相提供入境便利待遇、締結友好城市關係,進一步擴大國際“朋友圈”。

同時應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鑒重要視窗,不斷提升“一基地”影響力。構建澳門參與國家多管道、立體地對外傳播新格局的機制,面向葡語國家和歐盟、東南亞國家等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此外,要用好“澳門+橫琴”優勢,更好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何敬麟:十五運賽場已定

本文整理自 2025.03.08 澳門日報A04

七位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在澳門代表團開放會議中回應傳媒提問。何敬麟回應關於澳門籌辦十五運會的情況時表示,今次是澳門首次參與承辦全運會和殘特奧會,現正積極準備,澳門賽區的比賽場館已全部確定,以及運動員和團隊往返的安排等,有信心澳門準備好舉辦一個非常節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

何敬麟表示,澳門賽區將承辦十五運會的五個比賽項目,包括乒乓球、三人籃球、五人籃球(男子十八歲以下組)、排球(女子成年組)及空手道,以及殘特奧會的兩個羽毛球比賽項目(肢障/聾人組及智障組)。於二二年,澳門已經組織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澳門賽區組織委員會開始準備相關工作,二三年初亦開始招募機構和合作伙伴,現正積極招募志願者和培訓等。

去年,已經舉辦十五運會唯一跨越粵港澳自行車男子個人賽的測試賽,亦於本月開始連續三個月舉辦不同比賽的測試賽,所有都在積極籌備,包括所有場館選址都已經選好,運動員和團隊往返的安排等,有信心澳門準備好舉辦一個非常節約、安全、精彩的全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