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归档:admin

以經濟適度多元與青年力量 推“一國兩制”實踐邁向新階段

本文整理自 2025.05.17  澳門日報第A04版

近日,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來澳開展考察調研,充分展現中央對澳門長遠發展的深切關懷與期許。夏寶龍因應當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對港澳工商界和企業家提出“四點希望”,澳門各界需要增強愛國護澳的意識與鬥爭精神,居安思危,切實行動起來,着力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培養具有愛國情懷的青年新一代,扎實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落實“一國兩制”核心要義,助力澳門青年把握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理事長高岸聲提出,應借助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與青年力量,助力“一國兩制”實踐邁向全新階段,建議如下:

    深化“愛國者治澳”,培育國際視野與治理能力的新一代。

面對風險挑戰,在保持澳門繁榮穩定發展的同時,澳門需要着力培育具國際視野與治理能力的“賢能愛國者”,深化“愛國者治澳”內涵,穩固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發展的根基。習近平主席強調,“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打造高標準教育體系,為青少年成長成才創造更好條件”。未來,澳門需持續豐富愛國愛澳教育資源,為青少年營造有利的成長環境,助力青年實現自身價值。

首先,“一國兩制”是澳門青年發展的立身之本與成才之基,須持續深化愛國愛澳教育深度。

其次,面對經濟轉型的發展機遇,需培養青年應對多元發展的專業能力與素養,以提升澳門青年的競爭能力。

最後,要鼓勵青年利用社交媒體弘揚中華文化,以澳門文化和故事為橋樑,向世界闡釋“一國兩制”價值,消弭誤解。

  聚焦四大着力點,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與橫琴協同發展。

澳門作為微型經濟體,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面臨挑戰,面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衝擊,在中央的關心關懷下,澳門有堅定的信心,以扎根澳門、建設橫琴為使命,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其中應該聚焦四大着力點:

一是佈局構建新興產業的生態系統。澳門的“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不僅需要政策引導,還需要構建配套的生態系統,澳門需要善用橫琴帶來的資源優勢,在土地資源、市場規模、產業基礎、青年人才及區域協同等方面,構建起適合新興產業發展及壯大的生態系統。

二是優化澳門與橫琴的產業規劃佈局。澳門聯動橫琴產業發展,需要以功能互補、資源共享、政策協同為核心原則,打造“澳門註冊+橫琴生產”的品牌,加快基礎設施的硬聯通和規則機制的軟聯通,持續完善兩地政策協同的招商制度,促進各項要素流通,實現澳門經濟多元化與區域協同發展的目標。

三是針對澳琴兩地法律制度的差異。建議由兩地法律部門、商界代表及學者組成智庫,定期梳理法律衝突點,優先針對金融、科技、中醫藥等重點行業制定銜接規則,構建可操作的制度法律體系。

四是增強青年對橫琴未來發展的信心。橫琴是協助澳門經濟多元化發展的關鍵,未來需要增強青年對橫琴發展的信心,包括在政策引導宣傳、民生配套完善、就業創業支持等多方面着手,提升青年對橫琴發展的獲得感,把建設橫琴當成自己的事。

隨着“一國兩制”實踐邁入新階段,澳門正着力構建多元發展的體系,面對未來,澳門必須高度重視經濟適度多元與青年發展,通過系統性舉措,鼓勵青年參與更廣泛的競爭,與國家發展同頻共振,營造有利發展的條件,助力澳門青年在國家發展大局中把握時代機遇,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貢獻力量。

澳區人代:夏寶龍訪澳體現中央對澳關心

本文整理自 2025.05.12 澳門日報A02版、新華澳報

【澳門日報消息】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11日與部分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澳區委員飲早茶及交流,探討中美貿易戰對澳門的影響及橫琴發展等議題。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劉藝良表示,夏寶龍主任在澳門展開為期六天的考察調研行程,這充分彰顯了中央對澳門發展的高度關注與殷切期望,也是對第六屆特區政府工作的肯定和支持,為澳門未來的發展方向注入新的動力與指引。夏主任在交流中強調,面對中美貿易戰等複雜的國際形勢,澳門要堅定對國家及澳門發展的信心。劉藝良認為,在中美貿易戰中,澳門企業尤其是出口美國的企業受到間接影響,居民要有決心和耐心克服當前的困難,尋找新的市場,並拓展內地內需市場。

他引述夏主任的話稱,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是愛國愛澳的一分子,應堅定立場,支持澳門政府依法施政,並發揮積極作用。此外,與會者就橫琴發展提出建議,包括優化分線管理模式,聚焦橫琴的商氣、人氣和產業發展,以及進一步完善橫琴在體制和機制方面的規則銜接與對接等。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何敬麟表示,此次交流主要圍繞中美局勢、澳門經濟環境及橫琴發展等議題展開。夏主任和發言的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均對國家發展充滿信心,強調在貿易戰背景下,要堅定信心,憑藉自身底氣戰勝所有困難。何敬麟指出,若總是等待橫琴發展成熟再行動,不僅會落後於人,還會困於舒適圈,因此應鼓勵青年創新思維,加快橫琴發展。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引述夏主任的話表示,此次訪澳行程,除與社會各界交流外,還希望親身體驗澳門情況。蕭志偉認為,夏主任訪澳充分體現中央對澳門的高度關心,並肯定新一屆澳門政府的開局。當前關稅戰將持續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各國和地區將面臨變局與陣痛。橫琴對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至關重要,應通過具體項目推進實踐成果。

蕭志偉指出,關稅戰帶來風險,也為澳門帶來機遇。關稅戰與金融關係密切,影響匯率等問題,澳門的中葡經貿平台可在國際貿易變化中發揮作用,例如在葡語系國家探討以人民幣或當地貨幣開展外貿交易的新模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發策中心參觀國安展

本文整理自 2025.05.07  新華澳報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蕭志偉、創會會長梁維特、副會長劉本立、副理事長黃仁民、陳志峰以及一眾理監事和會員日前參觀國安展。
蕭志偉表示,維護國家安全是澳門繁榮穩定的根本保障,也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前提。透過參觀,加強我們對國家的正確認識和對國家安全的深切感受,未來將在各自領域身體力行,為築牢維護國家安全屏障貢獻力量。

澳門經濟要在挑戰中尋機遇

本文整理自 2025.05.06  澳門日報第A03版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會長 蕭志偉 

      隨着國際形勢日趨複雜,今年以來澳門經濟表現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根據澳門統計暨普查局公佈的初步數據,第一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為九百九十七點八億澳門元,按年實質減少百分之一點三,整體經濟規模恢復至二○一九年同期的百分之八十五點二,按各主要組成部分分析,受其他旅遊服務出口下跌影響,澳門的服務出口按年減少百分之三點八。可見,澳門目前的經濟表現未如預期,呈現一定程度的下調趨勢,這與全球貿易局勢惡化、政策不確定性等多方面因素有關。          首先,去年同期基數較高是今年第一季GDP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過去一年,澳門的旅客量與消費需求迅速回升,形成一個較高的比較基準。    

其次,旅客消費模式的變化也對服務業,尤其是旅遊相關行業產生顯著影響。

      再次,自二○二五年二月以來,美國宣佈啟動新一輪“關稅戰”,引發全球包括外匯市場在內的金融市場波動,人民幣匯率出現不穩定性,作為澳門最主要客源地的內地遊客,消費意慾因此受到壓抑,削弱內地遊客消費力,給澳門的旅遊及零售業帶來一定衝擊。同時,內地居民選擇轉向東北亞地區,如去日本與韓國旅遊消費的比例明顯上升。這種旅遊目的地的轉移,也使得澳門在吸引高端客群方面面臨一定壓力。   

此外,澳門第六屆政府於近期公佈新一年度施政報告,其中雖提出一系列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民生福利、加強社會治理能力等針對性政策措施。但目前這些政策尚處於實施初期,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顯現,未來需持續評估與跟進。

儘管第一季度部分經濟指標未達預期,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入境澳門的旅客人數卻實現可觀增長。二○二五年第一季度的入境旅客共九百八十六萬二千六百六十五人次,按年上升百分之十一點一,其中內地旅客按年上升百分之十四點五至七百二十萬○六千○三十五人次,個人遊人數更增長達百分之十五點六。而博彩監察協調局公佈首季幸運博彩毛收入五百七十六點五億澳門元,按年微升百分之○點六左右。這都表明澳門經濟具有一定穩定性,以及澳門作為旅遊目的地仍然具有吸引力,未來仍然要在吸引國際旅客方面多下功夫,持續拓展多元客源市場。

澳門經濟與內地經濟緊密相關。二○二五年第一季度,我國GDP實現百分之五點四的增長,顯示出強勁的內在動力與持續的發展潛能。作為背靠祖國的特別行政區,澳門在面對外部環境時擁有堅實的經濟後盾和政策支撐,這有助於應對短期困難,並保持長期穩定。因此,澳門在面對短期的經濟波動時,更應保持定力和信心,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更需全力發掘澳門長遠的發展潛力和機遇。

      面對新的國際環境與內部挑戰,澳門必須高度重視外部衝擊,針對可能出現的問題,包括匯率波動、旅遊需求不穩、投資信心波動等,做好充分準備與對策預案。未來,建議特區政府需更加注重政策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加快政策落地速度,做到“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見效”,同時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靈活調整策略,適時推出增量儲備政策,統籌好長期和短期的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新挑戰。加強與社會各界攜手合作,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旅遊競爭力,增強經濟抗風險能力,才能真正實現澳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多元化轉型。  

發策中心組織會員赴橫琴合作區考察 探索琴澳協同發展新機遇

為深化會員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發展規劃、政策方向及產業佈局的認識,發策中心於本月27日組織青年會員及社團代表赴合作區開展專題考察,通過與政企深度對話與產業實地調研,助力成員把握琴澳一體化發展新機遇,為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注入新動能。

聚焦產業創新 深化跨域合作

在產業調研環節,考察團實地走訪天匯星影視綜合城,與發策中心基金委員會副主席、創會會員、天匯星影視董事長兼澳門有線電視董事局主席林潤垣先生座談,深入探討影視文化產業的創新模式及生態圈建設經驗。此外,團員亦重點調研跨境電商領域發展,先後與澳門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協會舉行專題座談,並考察(華發)創新產業園的全球選品中心,了解跨境電商供應鏈整合與市場拓展策略。

蓄積青年動能 推進灣區協同

發策中心理事長、考察團團長高岸聲總結表示,是次行程兼顧政策研討與產業實務,通過與政企多方深度互動,有效拓寬青年會員視野,深化對合作區制度創新、政策優勢及產業佈局的認知。新媒體、跨境電商等領域的跨產業交流,將為青年參與琴澳協同發展啟迪新思路。未來,中心將繼續發揮智庫功能,結合時政沙龍、實習計劃、座談研討及考察活動等多元舉措,提升青年投身澳門、合作區及大灣區建設的專業能力,助力國家戰略落地見效。

是次考察團成員還包括本中心常務理事劉雅樂、官世海、劉嘉翀,以及一眾青年會員和社團代表參與。

發策中心“時政沙龍”座談會 澳門特別行政區《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評議

本文整理自 2025.04.24  華僑報、正報第二版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舉辦時政沙龍,討論《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與會者圍繞經濟復甦、產業多元、民生保障及人口政策等議題開展研討,希望提出建言獻策助力澳門高質量發展。

一、經濟轉型與民生政策並行

本次施政報告在維持現有福利的基礎上,對部分福利政策進行擴增。儘管社會反應不一,但 “穩中求進”的民生策略既符合經濟現狀,也體現政府營造社會穩定的政治智慧。與會者認為,以民生為核心對澳門長遠發展至關重要。針對生育率低迷和結構性就業壓力,建議超越短期補貼思維,構建系統性支持體系,以更具 “溫度的政策”緩解經濟放緩帶來的社會焦慮。

二、公共行政改革與跨域合作雙軌並進

新一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具有“承前啟後、定調定向”的戰略意義,在跨部門協調、法律革新和區域銜接方面展現亮點。與會者建議強化公共效率仍須建立跨司級協商機制並破除政策執行壁壘問題,持續完善法規銜接。針對澳琴法律對接等議題,與會者建議應當強化“澳門主導”的治理思維,通過創新制度等軟硬聯通模式,為澳門產業多元化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支撐。

三、城市升級與產業多元長遠佈局

澳門正處於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節點,與會者肯定施政報告展現的前瞻性,並提出三大建議:一是,挖掘中長期規劃深度,規劃資源配置以匹配澳門發展需求,透過法規鬆綁、資源整合及民生保障,逐步構建包容且具韌性的發展模式;二是,激發琴澳科研與產業協同發展動能,圍繞國家重大科技戰略需求,設立相關基金支持科技成果轉化,並簡化其審批流程,進一步完善科研成果跨境轉化配套政策;三是,深化新興科技與經濟領域的前瞻研究,以創新的思維,規避法規滯後對產業造成的約束性,為科研的多元發展提供彈性制度保障。

四、有為政府共建發展信心

發策中心會長蕭志偉總結時表示,施政報告充分展現了新一屆政府“積極有為”及“穩中求進”的施政風範。施政報告以“提升公共行政效能、深化澳琴協同、回應民生訴求”作為三大施政主軸,彰顯特區政府提升治理現代化的決心。面對新時代新要求新任務,澳門須聚焦經濟多元化和融入國家發展,以務實舉措提振市場信心,破解深層矛盾,凝聚社會共識,共築繁榮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