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民智 共迎挑戰─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

《匯聚民智 共迎挑戰─齊為澳門動腦筋》座談會
本中心於日前舉行以“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題的座談會,來自本澳多個社團、機構、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從多個角度提出見解。會上分別談及從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優先發展非博彩元素,支持會議為先的會展業、特色金融業以至中醫藥等領域發展,支持弘揚和激發創新精神,按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輸入優質專才與企業引領新興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議,藉此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配合“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
有與會者指出,要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涉及多個方面,需要政府各領域合力推進,建議做好頂層設計,設立具統籌功能的委員會或專責小組,集中各部門力量推進工作,做好規劃,精準發力,有序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除了政府帶頭做好工作,也建議各行業商會、社團以至市民發揮“共建"精神,積極建言,使政策措施更“接地氣”,更快更好地得到落實,共同攜手打破單一經濟的局面。
有與會者表示,需注重鼓勵本地企業、青年人的創新精神,帶動社會整體活力,建議政府應繼續激發各界,尤其青年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在青年自強不息的同時,得到更廣闊的創業和就業空間。除此以外,有關方面應讓澳門青年有更多機會融入到區域合作中,包括藉着“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以及參與到內地的項目之中,通過累積實踐經驗與學習外地先進技術,把經驗與技術帶回澳門,引領各產業進一步提質,夯實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人才基礎。
有與會者提出,藉著博彩業的調整時期,促使六間博彩、綜合旅遊企業優化休閒渡假旅遊元素,宣傳推廣澳門的非博彩項目,拓寬國際客源。會展方面,與會者普遍認同特區政府提出“會議為先”的會展業發展方向,著力增加商務會議在澳舉行,並以此吸引高端商務旅客來澳消費。另有意見指出,現時澳門部分展覽的投資內容不夠豐富,影響了活動招商的吸引力。
同時,可發展特色金融來促進金融產業升級,並建立完善的金融業務平台,助力澳門經濟發展、商貿服務平台建設。此外,建議豐富營造特色旅遊、節慶旅遊內容,打造更多元化且具有澳門特色的品牌旅遊活動。有與會者就中醫藥發展提出做好國際標準認證,結合本澳具有國家重點實驗室、世衛傳統醫藥中心、會展優勢、中葡商貿平台功能等特點,加快新興行業發展。
有與會者建議,政府及民間機構應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所需的本地人才,並根據實際需求有管理地、具針對性地引進專才,在引領新興行業發展、補充本地專業和經驗不足的同時,協助本地人才提升水平,並把新興技術融入澳門所用。
與此同時,招商引資工作亦需配合發展形勢,努力引入其他地區優質、高附加值且符合澳門發展所需的企業來澳發展,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和群聚效應,增加澳門經濟的總量和活力,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增加新動力。
本中心日前舉行以“香港‘旺角暴亂’事件對澳門的啟示"為題的時政沙龍座談會,與會者分別從法律、教育、青年、社會及輿論環境、政府施政等多個方面進行討論,並且普遍認同要保持澳門繁榮安定、預防類似以衝擊和暴力破壞社會穩定發展的事件發生。與會者認同,相關事件涉及社會廣大市民共同利益,任何人均不宜獨善其身或冷眼旁觀。與會者更表示,從自身做起,並推動各界攜手,認真思考,並以積極務實、與時俱進、更接地氣的工作,共同促進“一國兩制” 的全面、準確落實、促進廣大市民,尤其青年朋友的共建共享。
有與會者表示,有關的激進暴力事件除了衝擊法治,組織者宣揚的“分離主義"企圖挑戰“一國兩制” ,實在損害廣大民眾的核心利益,對特區發展危害極大。此外,事件將無可避免地從經濟、社會、政治等各方面影響澳門,尤其影響澳門青年的價值觀,各界必須有高度的警覺性,並認真研究和共同推動如何促進社會的團結和對話,加強社會的凝聚和進步。與此同時,務必提升全民的法治意識,填補法律漏洞,營造尊重法律、自覺守法的社會氛圍,進一步提升依法治澳的水平。
有與會者指出,新媒體的普及改變了市民獲得資訊的渠道和思考方式,建議政府、學校、專業團體、學術界等各方進一步形成合力,透過更創新、更接地氣的教育工具和方式,與時俱進地加強對澳門青少年愛國教育、公民教育,並且從理論、教材、技巧等方面更系統地支持教育及青年工作者,提升教師向學生講解及共同思辨社會事件的能力。
亦有與會者建議,除了要做好傳統的主流教育工作,各方亦應更積極地與青年、學生等正面討論各類社會問題,尤其是重大社會事件或爭議性問題等,避免青年受個別一面倒的資訊影響,以偏概全。此外,要共同建設更公平的社會環境,讓青年感到有向上流動的希望,並且加快推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讓各專業的青年有更多就業和創業選擇,保持社會向前發展的活力。同時,要讓青年更多了解國家的發展,積極參與和內地的融合和國家建設中。
有與會者認為,澳門祥和穩定的社會環境得來不易,在環球經濟不穩下,訪澳遊客仍絡繹不絕、大量非博彩投資項目湧現等,均與澳門社會環境安定息息相關。政府在持續改善施政的同時,要不懈加強與社會的溝通互動,讓更多市民有獲得感、參與感;各界亦要在自身崗位盡好本份,並積極關心和參與公共事務,勇於建言發聲、據理力爭、匡扶正道,建立正確價值觀,營造既批判問題亦提出建議的氛圍,共同維護理性、健康的社會和輿論環境,共同達至善治。
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
2015年會慶活動
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
舉辦日期: 二零一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舉辦地點:澳門旅遊塔四樓
澳門回歸以來,政府和市民認真落實《基本法》,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澳門社會經濟的成績有目共睹。如今,澳門正面對區域合作帶來的新機遇,也面臨經濟深度調整的新挑戰。隨着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影響,社會應主動適應新常態,合力提升特區的治理能力水平,探索澳門經濟發展的新方向,凝聚改革前行新動力這一系列問題,是需要社會各界齊心為現時經濟新形勢共同思考、共謀良策。
為推動社會深入思考,凝聚社會智慧,本中心於2015年10月25日(星期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澳門旅遊塔四樓舉行“人心齊、泰山移-澳門經濟新常態集思會”。
本中心蕭志偉會長在致辭時提出三個期盼。第一,“順勢而行倍自強,團結互補創新篇”,認為要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政社團結尤其重要。為順應發展大局,特區政府和各界,尤應以自強不息的精神,主動思考自身的發展方向,凝聚社會共識,努力砥礪前行。第二,“奮發開源倡創新,培育經濟增長點”,指出經濟調整固然帶來挑戰,但同時為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尤其新興產業的萌芽成長,孕育了不少積極因素。認為各界在緊扣“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定位的基礎上,更應積極把握“一帶一路”倡議、自由貿易試驗區、CEPA等利好政策,透過區域合作、優勢互補,奮發開源,倡導創新,促進經濟多元發展,培育澳門經濟新增長點,形成“多條支柱”的產業格局。第三,“不忘初心,建言獻策,齊心發展新機遇”,表示中心未來定必繼續與各界朋友攜手,加強互動互補,以提出更高質素的策略和建言;同時,亦將積極關注大中華地區和國際社會發展,共同深化國家觀念、拓寬國際視野,促進特區和自身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發展與分配,實一體兩面,未來將在倡導健康發展的同時,探研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合理分配。
是次集思會有逾百位本澳社團、機構代表及社會人士應邀出席,氣氛相當熱烈,與會者積極互動,踴躍發言。當中“主題發言”環節邀請了四位嘉賓分別從博彩旅遊、金融業、電子商貿、區域會展發展等方面作主題演講。
葉兆佳先生(澳門銀行公會主席)就澳門未來經濟發展,提出三點建議。第一,增培育新支柱產業以促進產業多元。在選擇支柱產業時應重視以下四點因素:遵照法律、惠及民生、適度多元、區域協同;同時,也應注意以下四點依據:“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固本培源”、“社會共識”;第二,轉型升級構建金融生態圈。澳門金融業的發展轉型升級,不能限於傳統金融模式,澳門擁有一國兩制及“自由港”的優勢,建設成為具有澳門特色的多層級金融生態圈,通過將金融生態圈有關的參與主體、金融服務、金融市場聚集起來,在澳門形成金融平台和總部經濟;第三,打造“一帶一路”專業融資租賃平台。澳門應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建設融資租賃平台,確立以中國大陸為依託,面向泛珠三角區域、“一帶一路”以及葡語、西語系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定位。同時,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爭取短時間內形成租賃領域內的比較優勢,打造獨具特色的融資租賃產業集群,以未來能為為成亞太地區融資租賃中心。
何海明先生(澳門會議展覽業協會理事長)表示,會展業是各行各業的助推器,有助推動整體經濟的持續發展,要成為澳門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要特區政府作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做好發展定位並制定相應的延續性扶持政策。此外,區域合作,未來仍需進一步深化和加強,謀求協同發展、錯位發展。他就會展業未來的發展策略,提出以下建議。第一,穩固展覽、會議先行。建議目前澳門會展業發展定位「穩固展覽,會議先行」,打造品牌展覽,發展互聯網及新媒體技術,整合展銷會及大力支持競投國際會議。第二,設立「會議大使」制度。建議參考國際會展城市設立「會議大使」制度。「會議大使」是指由具有學養及道德的專家學者及社會賢達,在自身領域內有一定影響力,願意擔任城市的代表,並與當地會議業者攜手合作,吸引高層次、大規模的國際會議。
丘玉珍女士(優越企業管理服務總經理、澳門資深青商協會理事長)就電子商貿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出以下思考。第一,雲端科技助中小微企發展。雲端科技能有效地大大降低電子商貿的前期投放成本,協助澳門的中小微企向電子化業務發展。第二,抓準跨境電商優勢,為中小微企開路排難。當局如能有序推動,精心策劃,要為澳門中小微企開路排難,跨境電商絕對有其獨特的優勢。第三,設立第三方支付服務的考慮。若從澳門整體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思考,是需要面向國際市場和推動各行業的電子化業務,所以本地化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是不可缺少的關鍵。在構建健全的第三方支付過程中,能為澳門打開電子商貿的整體全面發展。
馮家超教授(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會長、澳門大學博彩研究所所長、款客服務及博彩管理課程副教授)就澳門博彩旅遊業深度調整後,從以下幾方面作思考。第一,產生相互協同效應。現在非博彩元素已逐漸形成自身的經營方式及針對性的客源,未來博彩業與非博彩元素的有機結合,能夠發展出分享相互之間不同群體的人流,形成協同效應。第二,未來的貴賓廳與中場。澳門定位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未來一段時間應利用多元客源和其他旅遊元素,平衡過去較單一倚賴貴賓消費的模式。賭收要恢復正常,基本上與遊客數目掛鉤,尤其是與高端中場遊客數字的掛鉤。第三,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與區域合作。澳門與鄰近地區都以休閒中心等方向進行發展,澳門應該突出自身的發展優勢,與鄰近地區形成錯位發展,這才能達致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期後“群英會”環節中,共十位嘉賓分別從區域合作、中小企提升競爭力、優化人資、社區經濟、旅遊服務、房地產等角度發表意見和建議。深信透過與會者的討論和深度思考,定能為促進特區經濟發展帶來更新動力。
雖然集思會已順利圓滿完成,但在澳門經濟深度調整下,應當如何振興經濟,發掘新機遇,探索澳門經濟發展的新方向,是需要政府、社會,以及全體澳門居民携手向前,進一步深化思考。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或我們的活動有任何意見或建議,歡迎您隨時透過留言、傳真(853-2878 0565)、電郵(cpedm@macau.ctm.net)等方式與我們聯繫,謝謝。
中心於日前舉行內部座談會,會議以“振興經濟"為主軸,不同角度思考如何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會上分別談及發揮好葡語系國家人民幣結算中心的角色、促進電子商貿、推行具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和支持會展業發展等方面的建議。
有與會者建議,澳門應該發揮好葡語系國家的人民幣結算中心的角色,聚集更多資金流向澳門,當具有足夠的資金就可以吸引一些創新的金融產品落戶澳門,並且創新一些新的金融產品。但有與會者指出,現時澳門有相當多的金融條例是空白的,澳門需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否則對未來的發展會形成一些制約。
有與會者指出,政府財政穩健,應推行有針對性的財政政策以帶動內需。雖然澳門政府實行緊縮措施是體現出《基本法》量入為出的原則,但是政府也應該提出有利於民生的措施,以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如舊區美化等具有針對性的政策,一方面改善民生,另一方面提升自身競爭優勢,加快打造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
多位與會者提出必須經營好現今實體店的同時,強化線上線下互動,力推電子商貿,其中第三方支付的問題,或由於缺乏本地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對澳門微小企業進行網上銷售構成不便。此外,有與會者提出可考慮透過網絡將葡語系國家的產品引來澳門,使澳門成為一個集散點。亦有與會者指出,可參考南沙發展電子商務的經驗,吸引企業進駐並做配套工作。
有與會者認為,會展業對旅遊博彩業也有貢獻,政府可給予扶持。目前澳門會展業在國際上已一定成果,若政府更精準支援業界精益求精,可望早日爭取成為區域會議中心。建議政府透過“官產學”結合,借鑑國外及參考國內大城市的經驗,邀請學界或社會賢達作為澳門會議推廣大使,促使更多優質的會議在澳門舉行。